姓名:薛巍

职称:副研究员

电话:62783505-7

邮箱:xuewei@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

工学学士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清华大学, 中国, 1998;

工学学士 (环境工程第二学位), 清华大学, 中国, 1998;

工学博士 (电气工程), 清华大学, 中国, 2003.

社会兼职

Intel全球学术社区顾问委员会: 成员 (2009-);

中国计算机学会: 信息存储技术专委会委员 (2009-);

ISCA 2008计算机体系结构教育研讨会: 本地主席 (2008);

MICRO 2009计算机体系结构教育研讨会: 程序委员会委员 (2009).

研究领域

数值并行计算

网络存储

研究概况

在数值并行算法方面,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针对电力、石油、气象等重要应用领域的数值并行算法设计,以及相应的并行计算系统构建,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 针对大电网的动态行为仿真,提出了基于局部优先收敛的分层子结构微分代数方程空间并行算法,最佳加速比高于传统的空间并行算法;提出了基于电网分层分区特性的多重化任务划分算法,并行加速比和最佳并行度方面均优于传统的区域划分方法和分层递归二分图划分算法。

2. 设计实现了电网动态仿真并行计算系统TH-PaPSM,完成上万节点规模的电网超实时仿真,目前在中国南方电网的“电磁—机电”混合实时仿真系统中得到应用。

3. 与清华大学电机系合作,基于TH-PaPSM设计开发了互联电网分布式安全预警原型系统,通过伪牛顿算法、多算例调度策略和底层通信中间件的优化,验证了电力专网环境中在线完成分布式安全预警计算的可行性。

在网络存储方面,我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存储安全等方面,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 提出了分布式的文件系统元数据动态管理策略,在灵活性和元数据访问响应速度方面优于已有的动态子树元数据管理方法。

2. 针对网络共享存储系统中用户私密数据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供者无关的安全模型,并设计实现了一个可堆叠的安全存储服务中间件Corslet,提供端到端的数据机密性、完整性检查以及高效的访问控制。

奖励与荣誉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高性能计算机性能测试技术 (2009);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一等奖——高性能计算机性能测试技术 (2009).

学术成果

[1] Wei Xue, Jiwu Shu, Weimin Zheng. Parallel Transient Stability Simulation for National Power Grid of China. Proc.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SPA 2004), Hong Kong, China, 2004, pp.765-776

[2] Wei Xue, Jiwu Shu, Weimin Zheng. Parallel Algorithm and Implementation for Realtime Dynamic Simulation of Power System. Proc. the 3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processing (ICPP 2005), Oslo, Norway, 2005, pp.137-144

[3] Jiwu Shu, Wei Xue, Weimin Zheng, A Parallel Transient Stability Simulation for Power System.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vol. 20, no. 4, pp.1709-1717, 2005

[4] Weijia Li, Wei Xue, Jiwu Shu, Weimin Zheng. Dynamic Hashing: Adaptive Metadata Management for Petabyte-scale File Systems. Proc. 23rd IEEE Conference on Mass Storage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MSST 2006), Maryland, USA, 2006 (short paper)

[5] Wei Xue, Shanxiang Qi. Multilevel Task Partition Algorithm for Parallel Simulation of Power System Dynamics. Proc.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Science (ICCS 2007), Beijing, China, 2007, pp.529-537